网上有关“律航法师:三皈五戒的问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律航法师:三皈五戒的问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三皈依的问答
问:什么叫做三皈依?
答:皈是归向,依是依靠,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问:怎么皈依佛呢?
答:皈依佛,就是以佛为师。(永不皈依天魔外道和种种神仙。因佛为大觉悟的人。其他天魔神仙,皆是外道,虽有神通,也不究竟。)
问:怎么皈依法呢?
答:皈依法,就以法为师,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法是佛说的道理,如三藏十二部经文,都是无上的实典,决不像外道偏僻和不了义的书籍。
问:怎样皈依僧呢?
答:皈依僧就以僧为师,永不皈依外道邪众。僧是指出家受具足戒的清净福田僧,跟他学习佛法,可以离苦得乐。决不像外道邪众,专门骗人谋利。
问:受了三皈有什么好处呢?
答:皈依佛就不堕地狱。嗔恨为地狱的因,佛无嗔恨,你若存心做事,常依照着佛,那还能再堕地狱吗?皈依法就不堕饿鬼。贪吝为饿鬼的因,佛法首禁贪吝,你事事都依著佛法去做,那还能再堕饿鬼吗?皈依僧就不堕畜生。愚痴为畜生的因,清净僧人,有大智慧,你若常亲近明师良友,那还致再堕畜生吗?
问:我们怎么皈依呢?
答:你既对于佛法,有了真正信仰。再参访戒行精严,学问渊博的和尚,恳求慈悲允许,在佛前举行传授三皈依的仪式。以后就是真正佛教徒了。
五戒的问答
问:五戒都是些什么?
答:一是戒杀生。二是戒偷盗。三是戒邪婬。四是戒妄语。五是戒饮酒。这杀盗婬妄酒五样。在佛教上是严厉禁止的,所以叫做五戒。学佛的人,对于五戒,无论何时何处,是不可不受持的。
问:戒杀生的意义是什么?
答: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不可杀害,也不可吃他的肉。按照因果报应的道理,现在你杀他,将来他必定杀你。现在你吃他的肉,将来他必定吃你的肉。你想可以不戒杀吗?
问:戒偷盗的意义是什么?
答:凡是不义之财,皆不可贪图。就是一草一木,一针一线,如不经物主许可给与,擅自取用,皆叫做偷盗。
问:戒邪婬的意义是什么?
答:就是除了正式夫妇以外,(就在家人讲)不可和别人通奸。
问:戒妄语的意义是什么?
答:妄语就是说谎话,自害害人。受戒之后,永不说谎话,和不做哄人的事。
问:戒酒的意义是什么?
答:酒是乱性之物,喝多了,容易做坏事。修行的人,必须一滴不人口。至于吸食烟草和五辛,口臭伤脑,最好一律禁戒。
问:这不吃肉,有点难做到,不知可否通融?
答:如果骤然吃素,觉著为难,可以暂时吃花斋和三净肉。
问:花斋有几种?
答:花斋有多种。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及月底三天吃斋的,叫做十斋。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两天吃斋的,叫做六斋。以上两种,你可以随意拣一种。
问:怎样叫三净肉呢?
答:就是杀生的时候,没亲眼看见他临死的情形,也没听到他叫喊的音声;并且不是专为自己吃才杀他,这三种就叫三净肉。凡暂时不能完全吃素的人,可以吃三净肉,渐渐做到不吃肉。但无论什么肉,在家中万不可杀生,可以在市场上买来已死的肉。
不一定哦
三皈依有皈依戒 即使:
随皈依而行持,也就是经典中所谓的皈依戒,或皈依的学处。这种学处在《大涅槃经》中是这样讲的:
皈依佛陀后,此人则为真正的居士,从此以后任何时候也不能皈依其他天神、外道、邪师;皈依正法后,不能故意损害众生;皈依僧众后,不能与外道徒交往。这是皈依之后不应做的三条。
在一些教言书中,还讲了皈依后应做的三条:皈依佛后,要恭敬佛陀;皈依法后,要认真行持佛陀的妙法,对教法与证法乃至一言一字都要恭敬;皈依僧后,对所有的圣者、僧众要恭敬,哪怕僧衣上的**碎片也要恭敬顶戴。在其他的教言书中,还有依止上师身语意的特殊三条。皈依以后,我们一定要明白皈依戒,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虽然受了皈依戒,但并没有真正守护它,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从大的方面,皈依戒有以上六条。
索达吉堪布开示
-------------
可以的。但是效果不一样,而且没有受戒就不拥有戒体,这在修行的过程中效果大大不同。区别有:
1、未受五戒,那么只有在对境时才产生功德,譬如,不杀生,你看见一只狗狗要被人宰杀,赶紧救下它并放生,那么这一刻你是有功德的(也就是对境的功德),但其他时候你没有功德。但若你受了五戒哪怕一戒不杀生,即使你没看见这只狗狗,但是你受戒拥有了戒体,无时不刻都在产生功德。相比之下,受戒比不受戒功德大多了。
2、宁可破戒也要受戒。这是师父亲口跟我说的,他举了一个例子。假设你曾经做过特种兵,但是被开除了,后来出外旅行不慎和众人一并陷入凶险的丛林,那谁能够最快的脱逃出来呢,肯定是你!因为这一刻,你的特种兵经历和技能就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所谓的凶险丛林,就是六道轮回里的三恶道,所谓的被开除,就是破戒,特种兵就代表受戒的人!
3、很多人(包括你)对受戒有一种误解,那就是认为受戒了是一种约束,实际上不是的,那是佛陀对我们的保护,戒律虽严,也有开持遮犯,可以变通的,也是活泼泼的,你想当年的部队纪律森严,为什么会把“严肃、活泼”并列一起呢?难道不矛盾吗?这正是纪律与自由的和谐结合。因此受戒,可以从一戒一戒的开始,先做个一分优婆塞/夷,再做个二分优婆塞/夷,渐渐的就可以做个满分优婆塞/夷了。不偷盗可以持戒吧?不妄语可以持戒吧?不邪*可以持戒吧?满满的就全了。
4、佛陀年代,有25位菩萨发愿守护持戒的居士(优婆塞/夷),每持一戒即有五位菩萨护持,行住坐卧不离左右,还需要佩戴佛菩萨吊坠吗?还需要佩戴开光物件吗?什么都不需要了。
5、最最重要的是,切记,唯有三皈五戒十善方能再世为人!所以学佛,不仅仅是这一世幸福美满,还要考虑下一生超越轮回,不负佛陀对我们的期待。
关于“律航法师:三皈五戒的问答”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