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电子商务物流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商业作者 / 姓名 / 2025-03-29 23:14
"
网上有关“未来电子商务物流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未来电子商务物流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寻找了一些

网上有关“未来电子商务物流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未来电子商务物流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趋势一:电商物流服务将多功能化

“三流合一”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一个配送员把货送到客户家中可以同时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一次性完成。例如,在信息流方面,客户签收之后,配送员马上用PDA或智能手机将信息传输给公司。负责信息收集的人员不但知道货物已签收成功了,还可清楚了解配送途中用了多长时间。

趋势二:服务柔性化

与时俱进服务客户是现代物流的追求。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发展趋势是关系营销。配送的商品都是感情的载体。配送人员要带着感情为客户服务,将客户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把服务做到点子上。

趋势三:手段现代化

这是现代物流的物质保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电商企业仅靠一台电脑、一个扫描枪,是无法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应当引入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设备,尤其是信息系统,实现流程优化,提高物流管理与运作水平。

扩展资料

大约在去年一年时间内,有超过一千个电商产业园成立起来,甚至有的不是新建的产业园,而是通过改造传统的过剩房地产的园区,使其变成了产业园,例如著名的广东岭南电商产业园,就是从东莞一家鞋城批发市场转型升级而来。

类似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随着互联网打通商业信息链,去中间化趋势日益明朗,原本依赖信息优势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面临巨大压力,很多开始转型升级为电商产业园。 

物流需要货物集聚,而互联网让世界更加比特化,电商在园区的小集聚意味着货物的大流转、大集聚,园区聚焦形成的对等开放与大规模协作,使得“互联网+产业园+物流园”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这,成为当前电商物流发展布局的一大趋势,这,也是线上生态与数据的变化,所导致的线下物流产业空间集聚态势改变的新鲜商业场景。

"互联网+"对物流业有哪些影响,"互联网+"下,物流该如何发展

2022年网络货运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道路货运行业正式迈入“互联网+货运”的新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快速普及,“互联网+业态”蓬勃发展。现代物流业车货匹配平台、无车承运、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加快发展,融入互联网发展、以“互联网+”思维改造提升传统模式成为越来越多道路货运企业的选择。“网络货运”行业应运而生,并有效弥补了传统道路货运业存车货匹配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与制造商贸企业联动不强,物流成本较高,信息沟通共享不足,低价竞争较为激烈等短板。好伙伴凭借18年物流经验优势整理了网络货运未来发展方向:

一是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高运力资源的集约化组织和高效调度水平。促进运价透明化。是加强与生产制造企业、运力整合平台的联动发展,如运到物流上游的托运人企业都以大型的国企央企为主,已经签约的企业有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等,提升了行业专业化服务水平。大恩物流整合和发挥运满满、福佑卡车、路歌管车宝等物流平台型企业的资源优势。与传统运输企业相比,单车利润提高2倍。

二是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充分发挥物流信息技术作用,链接货主、车主、司机和终端。以运到物流为例,通过将物流各个节点的信息分解为待抢单、待安排、待提货等7个流程节点,运用手机APP和SAAS方式实现了货主、承运商和终端企业的互联互通,促进货物运输流向和运力资源的高效调度。探索发展公铁联运模式,如大恩物流考虑部分新疆货源运输线路长、不确定因素多、货量大等特点,对库尔勒至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线路采用了公铁联运方式。探索发展无车专线业务。发展多种运输模式协同。发展城市配送、甩挂运输等业务。

三是促进物流资源整合。加强运力资源整合,减少车辆装车等待时间。据企业上报监测报告统计,目前企业平均配货时间为约3小时,明显短于中期报告统计的平均配货时间约9小时。加强基础设施整合。如菜鸟网络搭建包含仓库网、运力网、数据网和乡镇服务站的三网一站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帮助农村消费者享受便捷的寄、收件服务,还能提供农产品上行服务,增加农民收入,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规范承托运人资质管理。网络货运企业建立了“人、车、户”信息审查机制,只有通过审核的托运人或实际承运人才可以委托或接受任务。规范实际承运人考核管理。通过安全事故数、托运人投诉数、货损货差率、运输及时率、回单上传率等指标,并结合托运方对实际承运人的表现、收货方或收货网点对承运人的评价情况建立实际承运人信用档案并实施分类管理,对多次违规操作的实际承运人给予警告、封停交易账户、降低分派运单的优先级别、运费与等级相挂钩等奖惩措施。规范运输保险理赔管理。网络货运与实际承运人、托运人及司机之间签订合同,并委托保险公司承保相关业务。

五是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升运输全程可追溯水平。实现运输的全程追踪和可视化,提供货物运输在途信息查询、运费实时结算等增值服务。提升增值服务盈利水平。如快到网提供货物运输保险、物流贷等。提升承托双方管理水平。网络货运企业依托物流信息技术建立了运输业务评价系统,在运输业务完成后由托运人对运输服务给出评价,如运到物流采用了线上回单评价制度等。提升企业客户体验水平。网络货运企业注重日常服务要求。

在未来,好伙伴相信会有更多物流企业入局网络货运,在互联网+的趋势下,创新新模式发展,为传统企业注入新生命力。

越传统的行业,在互联网化的今天,越有商业机会。当然物流也不例外。

一、必须关注到物流前端商业变迁

过去10年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传统的中国物流推进快车道,今天京东、阿里等企业陆续在海外上市,物流成为其估值的重头戏。这也是为何刘强东自始至终都强调京东物流的核心价值,这也是为何马云会在阿里上市头一年(2013年)高调启动菜鸟物流平台的关键内因,物流对于大型平台电商企业有着不言而喻的战略价值。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真正服务于电商的物流企业,反而缺乏对行业价值的认识。诸多物流企业的经营者的思路大部分处于被动服务角色,从运营中获取微薄的利润,这样的企业是典型的低头做事的思维,缺乏抬头看天商业视觉。先来看看2014年的行业变化吧:

1、快递量的变化:当物流企业看全国包裹数量从2012年57亿到,2013年的92亿变迁,2014年可能超过120个亿的趋势时,只看到量的变化,没有注意物流前端商业的变化。

2、物流需求的变迁:曾经诸多企业在服务于合同物流(B2B)的业务时,电商B2C物流需求来了;当物流企业全面争夺B2C物流需求时,O2O和C2B来了。面对京东、阿里、苏宁O2O的布局,面对海尔、小米C2B的趋势,顺丰、日日顺等企业早就开始布局这个市场了。

3、物流载体的变化: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高速路货车的流量相对于上年降低了2-5%,半挂车销量降低了27%;而三通一达、顺丰等的流量增幅到50%-100%,顺丰的飞机达到34架(自有全货机达15架),德邦等零担企业的业务量递增40%左右。这一切基础数据可以看出整个物流业态的变迁。

4、物流上游商业的变迁:2014年的商业已经从工业化思维升级到互联网思维。从供应链的角度看,2014年各大产业的供应链模式都面临新的变迁。传统的工业化思维是批量生产产品,从不同的渠道渗透末端消费者,渠道供应链是卖库存模式;而2014年的互联网商业已经从O2O的体验到C2B的定制化服务,传统的手机模式到C2B小米模式,传统的家电模式到海尔的互联网转型的DIY模式,传统的底特律汽车模式到硅谷的特斯拉生产汽车模式,这一切互联网化的产业,都将是C端驱动为核心,以信息替代库存,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当然随之而来的是物流服务模式的变革。

新型的互联网商业,带动的是个性化的定制消费+O2O的体验,这将催生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的物流服务需求,B2B的物流服务一定会落寞,随之而来的是快递、零担的需求递增,要打造这样的物流服务体系,一定是平台化物流企业的春天。

所以,物流上游商业因互联网思维而加速发展,物流企业若还不快速转型和创新,市场的淘汰是无情的。

二、互联网思维给物流行业带来的商机

那么物流互联网化究竟会有哪些商机呢?

1、物流平台互联网化

中国物流的平台化企业2014年已经初具规模,但平台化的商业业态还尚未成型,物流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还比较传统,如何转型经营思维?

物流平台应该思考阿里巴巴模式、小米模式、360模式:

1)物流平台企业应该学习阿里巴巴生态模式,不赚取上下游的钱,从平台角度延伸出数据、金融、流量、营销等商业价值,其实物流平台交易的资金池是足够大的,大数据的价值也明显,阿里巴巴的平台思维帮助诸多想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创业者实现梦想,同样物流平台也会带动更多的中小物流企业来实现创业。

2)物流平台企业应该学习小米模式,主流产品手机并不赚钱,代工而且是外包富士康,备件和增值服务是其主要的盈利渠道。同样,物流平台应该是上游下游整合的模式,自己的主流商品或服务不赚钱,延伸出来的服务是获利的重要方式。

3)物流平台企业应该学习360模式,那就是免费模式,当年金山、瑞星、卡巴斯基打得火热的时,360的免费模式推出,让整个杀毒市场颠覆性的变革,今天还有那家杀毒软件卖钱的,这种颠覆性的思维,可以吸收大量的用户,从而带来另一种商业升级。

2014年的今天,陆续有企业推出互联网车队、互联网整合物流园区、互联网的物流交易平台、以及美国打车软件Uber开始应用到物流领域,这一切都是互联网模式融入到传统物流的商业模式,蕴含这重要的商业潜力。

2、物流业为什么不能有粉丝经济?

当今的物流企业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如何理解?物流企业作为乙方,通过提供物流服务获取微薄的利润,其实物流作为商业通路,拥有重大的营销和数据价值。这是互联网时代唯一能面对客户的群体,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这里蕴含这重大的大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的价值,物流行业积累粉丝的价值远远超出常人所意料。

以快递来说,2013年全国快递包裹数量92亿,中国的网购人群超过4亿,这4亿网名的地理位置、购物频率、购物喜好都可以通过物流角度去分析和挖掘。物流行业的粉丝经济的玩法:

1)整合物流用户的粉丝经济,通过微信或APP提供给顾客查询追踪服务,最终获取用户的信息,实现精准营销,这个方面顺丰、百世物流做得很不错,而且积累了大量的使用快递用户的粉丝,获得良好的体验的同时汇集了大量的用户人群。将快递C端用户(会员)与电商平台整合,这是典型的顺丰速运+顺丰优选模式。

2)ToB的粉丝经济,多说粉丝经济是toC的服务,其实toB的粉丝经济一样的有潜力,如果企业能够整合各大甲方(物流需求方)的需求和关注点,帮助甲方打造一个为甲方高层服务的有价值的平台,这将带来很大的客户粘度。

3)最大的物流行业粉丝平台,所有物流行业的商业合作都是由人决策的,不同层次的物流人的商业需求差异很大,细分不同人群的需求,本质上就是一种粉丝经济的服务,面对72万的物流人的需求(截至2014年6月1日)有着重大的商业的价值。

3、信息扁平化,促进行业供求和运营监控的平台化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价值,就是将商业沟通、交易变得越来越轻松、便捷、高效、安全,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大家都能亲自体会到。当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入到物流行业,将会带来哪些革命呢?

1)货主与承运方的交易将越来越扁平化,当然革掉信息中介黄牛的命,还不是一时半会,因为新一代的货运车场黄牛,他们也在互联网化。不管怎么样信息通路打通,对行业健康发展一定起到良好的促进着用。2014年第一个将打车模式融入到物流的“路歌车场”就是很重要的一个例子,他将是2014年物流行业互联网化的重要标杆。

2)监控管理越来越可视化,实现物流运营数据的实施可视化监控,让一线的信息与后台的监控彻底扁平化。

3)公路港、物流园区平台化的整合,也将促进信息扁平化的发展的重要手段。

4)物流人才供求的扁平化,中国物流行业唯一的新媒体平台的物流指闻,5月启动了一项免费的服务,就是帮助企业向72万人发布行业招聘信息,通过微博、微信同步覆盖全行业,坚持一个月下来,成功帮助几十家企业找到40多位行业优秀人才,互联网的思维彻底将物流行业的供求信息扁平化,这只是第一个尝试。

4、众筹模式,对物流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思维

将互联网领域的众筹模式应用到物流行业——不管是资本的众筹还是资源的众筹,都会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

1)资本的众筹,大家可以想到互联网领域的3W咖啡模式,是典型的用互联网思维众筹业界大佬,形成的一个商业平台。其实物流行业的平台思维完全可以参考3W咖啡模式,这对物流行业资本、资源整合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前台表象整合的是资本,后台整合的是资源,最后整合的是商业。

2)运力整合,这个低级点的玩法就是属于快递、零担的加盟模式,新的社会化运力整合就是今年快速兴起,因为外行不懂物流行业的潜规则,而快速被“灭掉”的“人人快递”。模式本无错,错在经营的思维和商业策略。众筹的运力整合会给当前的物流行业带来巨大商机,有的在观望,有的已经在尝试,行业发展的新长征路上,一定会有很多血和泪的。

5、物流新营销、物流新媒体迎来新商机

物流行业的营销方式将面临新的变革,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营销将变革传统物流营销模式,"内容驱动产品"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领域,一个优秀的总编足抵100个优秀的销售代表。物流业的营销思路必须面临新的转型,谁手上掌握了物流行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粉丝群体,谁将是最大的营销平台。同时营销方式也必须采用互联网的思维,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成为主流趋势。

未来的物流互联网化将是:

1、免费经济经济的出现;

2、扁平化信息通路将彻底打通;

3、粉丝经济和流量思维将成为下一个盈利点,而不是通过物流运营盈利;

4、社会化营销和大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将是未来物流营销的主流趋势,得粉丝者得天下;

5、商业模式的变化,将是驾驭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新的创新;

6、众筹的思维、平台的思维、跨界整合的思维将为物流行业带来新的商业价值。

关于“未来电子商务物流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