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张兰威人物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张兰威人物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张兰威
张兰威,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乳品科技、传统发酵食品产业化、乳酸菌及其活性产物研究。有《发酵食品原理与技术》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3年)、《发酵食品工艺学》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轻工出版社2011年)、《乳与乳制品工艺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等。
中文名:张兰威
国籍:中国
职业:教师
主要成就: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
代表作品:《乳与乳制品工艺学》
职务: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职称:教授
人物经历
(一)学历教育
1985年7月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进制获学士学位;
1988年7月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2年获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二)留学经历
1992年由农业部选派赴芬兰国学习乳品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2-2003年在美国UniversityofVermont作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8.07—1991.06东北农学院畜产品加工教研室助教,实验室主任;
1991.07—1995.06东北农学院畜产品加工教研室教研室副主任、主任讲师;
1995.07—2000.09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2000.09—2004.4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2004.04—2005.4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导。
2005.4-2006.6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遗传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2006.6-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主要成就
1.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发明专利号:ZL96115595.7;一种纯菌接种发酵蔬菜的工业化生产方法,2001.6.16;
发明专利号:ZL02144963.5;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制作方法,2006.3.15
专利号:ZL02144935.X,乳酸杆菌的干粉制品生产方法;2006.1.18
专利号:ZL02144936.8;乳酸球菌的干粉制品生产方法,2005.9.14
专利受理1项:专利受理号02144962.7;北方风干香肠及其制作方法;
2.获奖:
黑龙江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999年为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3.主要成就:
(1)优质酸奶菌株选育及直投式酸奶发酵剂工业化生产技术
(2)纯菌接种工业化生产发酵蔬菜的研究
(3)传统风干香肠发酵机理的研究及生产技术
(4)特殊乳酸菌含益生菌选育及系列发酵食品
学术兼职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科顾委专家组专家
黑龙江省轻工联合会副会长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食品学会乳酸菌分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
黑龙江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东方学院主任教授
《食品工业科技》《中国乳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大豆通报》编委。
个人论著
发表论文选列
2008-2013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文章50余篇。
著作译著
1.主编全国统编教材3部:《乳与乳制品工艺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第二编者十五规划教材教材2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主编国家级出版社专著1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
3.主编省级公开出版著作、教材3部(黑龙江科技社1996;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7;2003。2);
4.副主编百科书1部《中国乳业大百科》,参编《中国保健食品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主持项目
(1)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性项目“益生菌定向选育及其高活性制品开发关键技术”
(2)国家自然基金“亚油酸异构酶定向进化及在嗜热链球菌中高效表达”
(3)东北农区奶业集约化生产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新型乳制品开发与示范
(4)国家自然基金“黏玉米来源的TGase定向改造及在巴氏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
(5)科技部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发酵乳制品生产用直投式发酵及生产技术中试”
(6)科技部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特殊功能乳酸菌发酵剂(含微生态制剂)的产业化研究”
(7)黑龙江省科技厅重点攻关“乳酸菌系列发酵食品的工业化技术的研究”
(8)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现代奶业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示范——乳制品加工”(
(9)黑龙江省重点“自然基金项目谷胺酰胺转氨酶特性、修饰及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10)黑龙江省国际合作项目“膜技术提高干酪品质和产量的应用研究”
(11)黑龙江省农业成果转化资金“乳酸菌快速发酵蔬菜关键技术及发酵液的综合利用”
(12)哈尔滨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食品级TGase酶制剂的关键技术”
(13)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食品高效分离制备技术与设备”
(14)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高品质酸奶发酵剂及高效发酵技术研究”
(15)北京弗蒙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功能性乳酸菌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专利
(1)发明专利一种纯菌接种发酵蔬菜的工业化生产方法,2001.6.16;
发明专利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制作方法,2006.3.15
发明专利乳酸杆菌的干粉制品生产方法;2006.1.18
发明专利乳酸球菌的干粉制品生产方法,2005.9.14
(2)公开专利
冯镇,张兰威:一种产皱胃酶乳酸克鲁维酵母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东北农业大学.
张兰威,冯镇,张艳禾,杜明,韩雪,易华西,王伟军,妥彦峰:功能性益生性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其深冻产品的制备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兰威,韩雪,张英春,冯镇,杨林,易华西,杜明,郭春锋:功能性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其深冻产品的制备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兰威,易华西,范荣波,韩雪,李春,杜明,冯镇,张莉丽,李艳华:功能性益生性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其冻干产品的制备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兰威,杜明,吴海波,易华西,马春丽,冯镇,韩雪,李婧妍:功能性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其冻干产品的制备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兰威,昃珂:一种含特异抗体免疫牛奶的生产方法.山东得益乳业有限公司.
张兰威:北方风干香肠及其制作方法.东北农业大学.
金鸿道,张兰威,李艳丽,黄敏,华旭:乳铁蛋白婴儿奶粉的配方及制作工艺.黑龙江乳业集团总公司.
(3)专利受理
北方风干香肠及其制作方法;
功能性益生性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其冻干产品的制备方法
功能性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其深冻成产品的制备方法
功能性益生性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其深冻产品的制备方法
功能性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其冻干产品的制备方法)
(4)用于申报专利的注册菌株6株
1982年本科毕业于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年哈尔滨商业大学(原黑龙江商学院)食品工程系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5年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历任江苏连云港东海食品厂技术员、哈尔滨商业大学助教、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工程师、黑龙江省科技厅主任科员、黑龙江省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副主任、等职。
现任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农业部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十五”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国家农业部农业工程技术专家库专家、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兼任大豆食品分会副理事长和儿童食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植物蛋白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大豆食品与营养健康科普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焙烤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发酵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黑龙江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轻工业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市政府科技顾问团成员、哈尔滨商业大学兼职教授、塔里木大学兼职教授、英国伦敦应用技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大豆科技》编委会副主任、《大豆科学》编委、《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委、《食品科学》编委、《食品工业科技》编委等职。
一、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在哪里 在哪里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地址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群英街2号,该校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集生物工程、水产养殖、畜牧兽医、农业种植等多学科多领域的高等职业院校。
二、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介绍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坐落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大学城内,国家公办,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学院是教育部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黑龙江省首批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院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
办学历史悠久。学院由1948年建校的原黑龙江省北安农业学校和1958年建校的原黑龙江省水产学校合并组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的办学能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内涵建设全面加强,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面向现代农业、面向生物产业、面向现代服务业、面向智能制造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在校生规模8000余人。
教学条件优越。学院总占地面积69.8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1个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047站)、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2个省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有20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259个校外实训基地。图书馆纸质藏书52.9万册,校园内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专业特色鲜明。学院设有生物制药分院、经济管理分院、动物科技分院、建筑工程分院、信息工程分院、农业与食品科技分院、智能工程分院、人文分院和思政部、体育部。目前共开设40个专业,其中水产养殖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药物制剂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兽医、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为省级重点专业。学院现有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院是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基地、黑龙江省水产养殖科普教育基地。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33人,教授28人,副教授128人,“双师素质”教师216人。有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级、委级、院级学术带头人35人,博士、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9.76%,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鱼类养殖技术”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团队、“兽医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教科研成果丰硕。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奖、黑龙江省高职专科应用技术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农业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和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教改成果在全国30余所同类院校推广。近年来,学院承担厅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得教育科研和应用技术成果奖97项;编审高职专科教材109部。
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学院是国家级、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先后与省内外29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与9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订单企业工作。学院与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大米网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共同牵头组建了黑龙江省生物制药职业教育集团和黑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
学生就业优势明显。学院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8名。学院多次被授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学校、黑龙江省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优 秀站。
办学业绩显著。学院连续四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和黑龙江省首届文明校园标兵称号。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基地、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黑龙江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黑龙江省高校标准化食堂、黑龙江省高校校园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
关于“张兰威人物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