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骑士AS50的强化系统

科技作者 / 姓名 / 2025-08-06 15:15
"
可以强化的范围如下:伤害:2命中率:1后坐力:5重量:2连射性:3填弹数:5属性分析:伤害篇强化伤害+1后,常规模式无甲伤害不变

可以强化的范围如下:

伤害:2

命中率:1

后坐力:5

重量:2

连射性:3

填弹数:5

属性分析:

伤害篇

强化伤害+1后,常规模式无甲伤害不变,护甲修正由15%降低至10%,有甲伤害为410-102-127-85 ,有甲19米内可以一枪击毙对手(命中胸部or胳膊);生化无甲威力提升至1016-254-317-190,有甲伤害变为914-228-285-190;求生模式大灾变伤害提高至164,机甲风暴伤害提高至245强化伤害+2后,常规模式无甲伤害不变,护甲修正由10%降低至5%,有甲伤害为433-108-134-85,有甲57米可以一枪击毙对手(命中胸部or胳膊);生化无甲威力提升至1036-259-323-194,有甲为984-246-306-194;求生模式大灾变伤害提高至169,机甲风暴伤害提高至252

命中篇

强化命中率,由于原厂末日的点射准确度就已经达到了100%,因此强化命中率对点射准确度没有任何提升。而且强化命中率不会降低弹孔BUG出现的几率。或许能优化连射命中率,但对于这么一款后坐力奇大,连射都飘到天上的枪支,这没有有任何意义。

后座篇

强化后座力用准心回复到原位的时间表示。强化后座力+1,准确打出两发子弹的最短间隔缩短为0.72s,后座力+2,间隔为0.71s,后座力+3 ,间隔为0.67s,后座力+4,间隔为0.67s,后座力+5,间隔为0.58s。从回复速度看,4到5的提升非常巨大,和0到3的提成差不多,而很诡异的是3后和4后居然没有差别!不过这不能说明3后和4后没差别,因为+4后坐力的上漂幅度比+3略小。

重量:(不开镜-开镜)

+0

末日骑士:205-160units

末日金骑:210-165units

+1

末日骑士:209-165units

末日金骑:214-170units

+2

末日骑士:213-170units

末日金骑:218-175units

连射性:(不开镜-开镜)

+0:2.5-2.22发每秒

+1:2.5-2.22发每秒

+2:2.5-2.22发每秒

+3:2.63-2.31发每秒

填弹数

+0:5发

+1:6发

+2:7发

+3:8发

+4:9发

+5:10发

强化分析:

通过以上的数据,相信大家大致都有所了解末日各个属性强化之后的变化了。那么我们来对各个属性进行分析伤害:

末日无甲伤害不算低,但是因为甲修的影响导致团战不能一枪死,比较尴尬。强化一伤虽说甲修降至10%,但是常规模式致命距离也就只有19米左右,作为一把大威力,准心回复较慢的连狙是不能满足中远距离需要的,2伤则拥有了58.168米的致命距离,加之其开镜100%的命中率,称其为连发版的巨蟒之牙不为过。生化三下凭借5%的甲修可以在僵尸有甲状态下造成较高的伤害,但是后期也没什么大意义了,推荐要么别加,要么加2.命中:

原厂开镜命中已是100%,而且强化命中对盲射命中和连射弹道也没什么意义,因此是废点。后座:

不多说,末日必不可少的属性,1后较0后提升较大,但是一后明显不足,3后,5后都是提升较大的点,其上跳幅度和回复速度也有很好的优化,2后、4后是没太大意义的点数,因此推荐+3或+5.连射:

1,2连是坑,与原版相比毫无提升,而3连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对于末日而已连射并没有什么意义,而且其点数吃紧,因此也是废点。填弹:

末日必要的属性,原版5发着实少,这样一把生化,团战杀器,多一发子弹就可能多一个敌人倒地,因此推荐+3,至少也要+1

各色优秀末日解析:5后座3填弹(独裁者):

出众的手感,最快的准心回复速率,外加8发的载弹,这样一把大威力连发狙击步枪在生化中会表现的多么出色恐怕只有用过的人才会了解。几乎可以通吃任何生化地图,尤其是沙漠1这类视野开阔的地图,这把枪的优势自然尽显无遗,我曾经用别人的53末日在一个弹夹内连续击杀4只僵尸(貌似俩恶魔,一个女王一个送葬来着),可见这把末日的恐怖。管道图不如征服者?不用担心,生化模式它可是最全能、综合性能最高的末日哦。2伤5后座1填弹(独裁者):

6发的填弹虽然续航能力略显不足,但是2伤5%的低甲修,可以使得常规模式58米内命中有甲爆头一枪致命、生化模式僵尸有甲的情况下打出较高的伤害;5后座的准星高速回复,可以快速的进行连射预瞄,进而加强瞬间爆发能力,有效的打击多个敌人。这也可以说是一把团战生化通吃,偏向生化的极品。

3后座5填弹(征服者):

生化中可以与5后3弹争锋的神器。虽然准心回复速度不如,但是10发的载弹决定了在致命时间内拥有更高的输出(不管你信不信,末日骑士不加射速都能在致命打击的4秒内打完10发),10发子弹如果在中近距离全部命中头部,中等士气(150%)下可造成12000以上的恐怖输出,就连领主僵尸也望而生畏。配上末日的高穿透力,管道开致命打击可以灭掉不少僵尸,哪怕不配合斧子BUG也有上佳表现。多一发子弹,或许就多一只僵尸倒地。4后座4填弹(飞毯):

介于上面两把之间,略显尴尬?或许吧,但性能优异是毋庸置疑的。管道开致命不如35?平地抢分略逊于53?哦不,应该是:管道开致命略强于53,平地抢分效率略高于35。 44飞毯自然不失为一种完美加法。2伤害3后座3填弹(飞毯):

团战生化通吃,58米内一枪一个,如果技术到家完全可以体验八连杀的快感。生化比上面几把差?有差,但是差的并不大,而且2伤降低的甲修更是可以在开局僵尸满甲的时候得到更高的伤害,在士气较低的时候有更为优异的表现。这把是最为中庸的极品。2伤害5后座1填弹(独裁者):

比起上面那把,这个更倾向于团战,杀敌效率略高于233,因为准心回复的更快。生化6发的载弹略显不够,但5后座和更高的伤害也是一种选择。这把枪并不是不适合生化,而是更适合团战。2伤害4后座2填弹:

虽然没称号,但是一样给力,团战生化皆可,也是一把较为容易驾驭的神器。

2伤害1后坐力5填弹数:

该强化方案只适用于少数高手,新手对+1的后坐力明显无法操控,定位类似于4伤害2命中率2后坐力的咆哮飓风或者金哮飓风,追求的是高伤害,良好的火力持续性,但是后座过大是它的硬伤,所以需要高端技术流玩家才能操控自如。说的稍微夸张一点,如果一个高手会用这种末日的话,那简直就是2伤害5后坐力5填弹数的+12末日。其他优秀属性:Ps:优秀属性比极品属性差?差不了多少,但是多了一些落单属性,或者是很多人难以驾驭的类型。1伤害型:例如1伤4后3弹,1伤3后4弹,1伤5后2弹,2伤2后4弹等。不能说不好,但是比起上述极品,确实分配不是很合理。极端子弹型:例如2伤5弹(剩下一点随便),如果你能操控好原版末日,这样的末日你会非常喜欢。部分废点型:这些末日加了其他的废点,比如1伤1命飞毯,2伤1命3后2弹,2伤1命独裁等等,已经不能算上极品了,因为已经废了一个点数。但是也不能说不优秀,毕竟7个好点数,之后只需要洗掉废点微调即可。及格线:3后1弹,团战外加2伤害。To称号党:独裁者、征服者和飞毯都是非常好的称号,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末日四骑士,又叫天启四骑士(Four Horsemen of theApocalypse)或天启录四骑士。 出自新约圣经末篇《约翰默示录》(俗称《启示录》)。 描述的是在世界终结给予全人类审判之时,有羔羊解开书卷七封印,召唤来分别骑着白、红、黑、绿四匹马的骑士,将战争、饥荒、瘟疫和死亡带给接受最终审判的人类,届时天地失调,日月变色,随后就是世界毁灭。 第一个骑士是白马,传统上代表的是征服者,魔鬼之子,反基督。弓和冠冕都代表着征服,而白色代表的是神圣的逆反。 第二个骑士是红马,传统上代表大领主,大刀象征着战争和毁灭。 第三个骑士是黑马,代表的是饥荒和不公正的交易,这是天平的象征意义。 第四个骑士是绿马,代表的是纯粹的死亡和与无尽的苦难。(很多版本也将第四匹马翻译为“灰色”,因为英文圣经是根据希腊语拉丁语版本翻译而成的。原版圣经在这里用了一个含有代表“绿色”的希腊词根,这个词代表了生物将死或刚死时的颜色,但英文的“green”无法表达这个词义,所以就用了“pale”,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就成了“灰色”。) 参见原章节内容如下: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 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 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 揭开第三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三个活物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我听见在四活物中,似乎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惨绿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作死。阴府也随着他。 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 圣经中的启示录世界末日的四骑士是: Conquest战争, Slaughter杀戮, Famine饥饿, and Death死亡。也有说法是:战争,灾荒,瘟疫,死亡。四人出现为一个轮回开始,见证了世间从繁荣到灭亡的过程,当七个封印全部解开时即为审判日。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