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的趋势、变革与融合

生活作者 / 姓名 / 2025-04-01 00:30
"
网上有关“教育发展的趋势、变革与融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教育发展的趋势、变革与融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

网上有关“教育发展的趋势、变革与融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教育发展的趋势、变革与融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7年6月18日,山东省创新教育研究院初中学校发展联盟正式成立。

此次会议,作为特邀嘉宾的张志勇副厅长,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

张厅长的发言,用他的话说,是即兴、被迫的。即兴,是因为他没准备ppt。被迫,是因为他经常免费承揽一些创新教育研究院的“作业性”报告。然而,就在这即兴和被迫背后,源源流淌出来的,却是他崇高的教育智慧和为国为民的教育思想。他虽然没给这次讲话定题,但是我却听出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变革与融合”的味道。

张厅长的思想,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由奔放。他说:教育就像从山上滚下的石球,伴随智能时代的发展,不可阻挡地来到我们面前。

人类进步有五个重要标识。170万年以前,发明石斧,标识人类灵性从动物中脱颖而出。公元10000年以前,驯化狗和种植玉米,标识人类文明从此开始。177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标识机器代替人类时代的来临。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标识人工智能可以挑战人类了。有人预测,2046年,人类会造出新智能生命,标识从此主宰这个世界的,就不仅是人类了。每个标识,都代表新教育的开始。

趋势带动变革。机器教学,正在迫使教师教学思想转型。从高考改革,看基础教育。今年高考有两个显著变化:1.一流大学,会在双向选择的录取过程中,通过提高相关科目录取成绩的做法,来弥补只凭总分就能上好大学的漏洞。2.山东高考分数的大数据,今年会下放到县区基层。大数据显示,今年的理科实验设计题,方案预设有五个答案(答案不再唯一)。有道理科的题目,动用18个公式才能解决(学科不再单一、孤立)。有道旅游地理题,高考得分率不到10%,却不超标(学习将不再局限于课本)。事实表明,用考改引领课改的时代,正在到来。

物联网时代,学校这样变革。1.形态方式发生改变。表现为:移动学习,人不必呆坐在教室里了;范在学习,人不必拘泥于文化课科了;明白学会学习存在巨大价值,可将人的思想引到学习学习上来。2.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班级授课制向学习共同体转变,传统行政班级,会逐渐因为选课走班而消解(未来,拥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会自发组成一个一个的学习共同体,他们在共同体内部,也会走的越来越近)。3.教学变革正在从“黑箱”里走出来,可视化、依靠机器获得大量学情反馈信息的做法,正在走入课堂。4.课程结构正在调整。表现为从必修到选修的调整;从分科到综合的调整;从读书到读书加实践的调整。5.学校管理模式正在变革。契约式民主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教师,都要做最好的自我。未来,不用任何管理,老师们就能主动亮绝招的做法,会越来越被推崇。

推动变革,学校教育往家庭教育方向回归、渗透,就得实现家校融合。2009年,山东省家庭教育委员会确立了民主监督、参与改革、组织自我教育三项功能。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家庭建设。其次,是促进每个人成长。第三,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第四,教育下一代。第五,家校合作。

推进变革,学校教育要实现人机融合。趋势说明,人机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把握了趋势,也就等于掌握了教育。

推进变革,学校教育要实现学科融合。融合,一方面需要全科教师,另一方面需要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亲密合作。

针对张厅长的报告,主持人赵福庆给予了这样的总结。他说:“张厅长是真正的教育家,他总能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赵院长从趋势、考改带教改、迎接大变革、大融合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张厅长的报告。从赵院长的总结可以看出,54年出生的他,就像张厅长一样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他注意准确,记忆深刻。一句句的总结,都是发自心底深入学习的结果呈现。

我想张厅长、赵院长的榜样带动,就是未来初中教育的发展方向。未来,人只有获得强大学习能力,才有与智能生命争夺灵魂制高点的可能。掌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变革与融合的作用,一方面为人类牢牢掌控制高点打基础,一方面为培训自动自发自觉自律的人做准备。未来,当80%的劳动都为智能生命所取代的时候,没有“四自”的人做基础,这个世界一定会被智能生命所取代。

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已取得新进展吗?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优化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推动融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出台支持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专项政策,为特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为加快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学前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首先,可在高校、师范院校原有的学前教育专业中有针对性地增设融合教育课程,支持职前教师掌握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职前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其次,幼儿园与特教机构可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完善育人保障体系。例如,从特教机构引进专业人才,为有需要的班级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提供有质量的心理辅导和康复训练;在特教师资力量薄弱地区,可通过实施特教学区负责制,选派特教机构优秀教师巡回入园指导,支持幼儿园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发展需求。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可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如支持普通教师到特教学校进行跟岗学习,为教师提供模块化、系统化的教育培训,支持教师提升专业水平。

借助舆论宣传,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通过网络、媒体、信息技术等多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对学前融合教育做好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传递公平公正的价值观,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推动融合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融合教育之光照亮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

2018年8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工作情况的报告》。

我国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取得新进展。

制订城乡统一的学校建设标准、落实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实现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完善城乡统一的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实现“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如今,我国广大农村的孩子们,特别是全国1604万名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都受惠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好政策。

“乡村弱”“城镇挤”,这个难题在我国不少地方都存在,重庆市永川区也不例外。

虽然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永川区何埂初中仍然拥挤不堪。全校949名住校生中,有56名学生只能两人合住一张床。然而,生源还在增加,学校承载能力不堪重负。另一边,永川区松溉初中办学资源丰富,却因为在各项评比中“垫底”成为冷门,生源常年只有200人。

“原地打转”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体化发展中豁然开朗。“现在,初三400多名住校生分流到松溉校区。”何埂初中校长周继红介绍。在永川区,14所城乡学校创新开展一体化办学试点,以大带小、以强带弱,试点学校从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等方面融合,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是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陈宝生介绍,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42万亿元,其中53%用于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教育转移支付由2016年的2817亿元增至2018年的3067亿元,80%用于中西部农村和贫困地区,1/4左右用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普通小学、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比2012年增长了约60%。

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国1.4亿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得到一份大礼包: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1604万名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还得到生活补助,补助金额达179.1亿元,其中90%用于中西部地区。令人欣喜的是,“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全国29个省1631个县的3700多万孩子,一张张小脸红润起来,男女生较5年前分别平均长高1.9厘米和2厘米。

在控辍保学方面,2017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1%,初中学生毛入学率达103.5%,均高于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8%,比2015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关于“教育发展的趋势、变革与融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