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如何正确评价一堂课”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如何正确评价一堂课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有:1、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2、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3、定期评价与经常性评价;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二、我认为正确评价一堂课应特别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应特别重视教学活动、学生的发展和形成性方面的评价。要重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把课堂评价体系与课堂改革的目标统一起来。这个评价不只是终结性的,更应重视诊断性和形成性的评价。不但要对课堂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而且要对课堂教学的改进提出建议。课堂关注的焦点应当是学生的状态,包括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与生成状态,然后从与这些状态表现息息相关的教师教学行为上查寻原因,包括教师的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学机智、教学态度与教学境界等。我认为,应适应新课程提出的评价理念,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发展“好课的标准”。评价一节数学课应特别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和教案。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都应当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考虑学生实际,不加分析地利用现有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2.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建立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板着面孔,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是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如大数目的认识,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大数目,提出一万人、几万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数一数一万粒大米有多少。这样一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谐的气氛。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如认识圆时,给学生不同的工具,让学生选择几种,通过同学的合作画出一个圆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圆的特征,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4.尊重学生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好的课程应当关注不同学生的需要,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提出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获。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处理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同类型的反馈信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注意倾听各种学生的回答,即使知道学生可能回答不对,也应让学生表达,相信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会对学生自己和别人带来一些启示。这些启示有的来自正面,有的可能来自反面。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不同的学习内容。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需要提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新概念、新方法的内容需要学生去探索,有些规定性的内容也可以用接受式的方法。为高年级学生设计的活动情境与低年级学生的情境会有很大的差别。6.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的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问题,更须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如何评课及评课的原则如下:
1.客观公正原则
评课应尊重事实,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评价课堂教学。通过听课仔细观察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这是评课的主要事实依据。评课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测评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没有任何情感因素和虚假成分。评课结论必须真实反映授课教师现有的教学业务水平,不能人为拔高或随意贬低。另外,评课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功底和评课经验,才能够科学、客观地分析评议他人的课堂教学。
2.重点突出原则
评课要体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原则。评课时切忌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主次不分。无论是教学中体现出特色的地方还是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应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结合实际教学过程,详细地进行分析评点;而次要的则宜简略地讲,点到为止,如本章所附案例三和四。评课还应做到语言简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评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评课既不是生硬的、泛泛的理论说教,也不是简单的、细琐的教学行为描述,而是一项理论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评课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围绕着“如何教”来阐明观点,切忌泛泛而谈和平铺直叙。
4.激励性、指导性原则
评课要坚持激励性和指导性原则。评课者要以帮助、促进者的身份,站在授课教师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用诚恳的态度提出中肯的意见,充分肯定闪光点,以激励为主,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建议的角度 , 指出可供选择的改进做法。
5.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要求评价时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受评对象,做到因课制宜,因人而异。
6.艺术性原则
评课要讲究说话技巧,掌握谈话的方法与策略。评课的语言要做到简明、易懂,避免晦涩、生僻,语气要平和谦虚,避免说教的口吻。评课还要注意人的心理变化,掌握评议的尺度。例如,对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评课者宜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指出问题所在,或者保留部分问题在私下交谈时再议。此外,评课者提出问题宜委婉含蓄;提出教学建议时,尽量使用商量的语气。评课者要以帮助、促进者的身份,站在授课教师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用诚恳的态度提出中肯的意见,这样的评课才能使授课者和听课者都乐于接受。
关于“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如何正确评价一堂课”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